(通讯员:苏魏娜 )现代社会电话、电脑等现代通讯工具十分方便,让传统书信渐趋消失,写信、收信几乎成了一件奢侈的事。但是现代通讯再发达,也无法代替书信承载感情,寄托思念的功能。新年将至,写家书这样一件久违的事情却在大墙内服刑人员中流行起来。
春节将至,渭南监狱两千余名服刑人员的家书、照片及年货从大墙内飞往祖国各地。这是监狱正在开展的让“亲情回家”系列帮教活动,活动通过“一份年货、一封家书、一封警察书信、一封亲属回信、一个微心愿”五个一活动,让服刑人员感恩社会的宽容,感恩政策和法律的温暖,感知新时代的变化,也让服刑人员亲属对新时期的监狱工作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一封家书不仅链接了大墙内外浓浓的亲情,为服刑人员和亲属间构建了别具意义的沟通桥梁,也打开了不少服刑人员尘封已久的心,更体现了当代监狱警察的责任心。
“今年邮票囤货不多,大清早都让监狱订购了,数量还不太够,个人信件使用没有,我们正在紧急申请调货。”一位邮局的工作人员颇为无奈地向客户摆了摆手说道。
“今年邮票和信封也不用找了,全由监狱为我们提供,我给爸妈写一封家书,我的管教警官也给我爸妈写了一封,他们看到得多开心啊!”一位服刑人员欣喜地说。
“我这里有以前收藏的三十张邮票,请转给有需要的服刑人员使用,他们用得着。”一位退休干警气喘吁吁地跑到教育科送上了自己珍藏的三十张邮票时嘻呵呵的表示。
在“一封家书”活动中,干警们为服刑人员购置了多式多样的新式彩色花格信纸,他们还和服刑人员共同为每封家书折叠千纸鹤,让家书更加显露温情。在书写中着重要求服刑人员在信中要写真心话、表真挚情、找准改造生活中的差距,以自己的实际思想和行动来赢得家人亲友们的理解和认可。同时附上主管干警的评语,有表扬、有批评,但同时更多是推心置腹的鼓励和对家属们积极的情感关怀。在信末,干警们都会认真征求家属对监狱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力求做到让家属们放心,让服刑囚子们安心。短短几天,就发出近千余封信件。这些家书不仅充分发挥了教育改造攻心治本的作用,更为农历新年的到来增添了一份温情的色彩。
“一封家书后面有一个家庭,我们深感搞好这项工作意义非凡,责任重大,所以在筹备相关工作时,力求完美,力求能出实效,就是希望通过这封不起眼的家书和一份能代表心意的新年礼物,把新时期政策的温暖送到服刑人员的家庭,最大限度的发挥家庭对服刑人员改造的重要支撑作用,更好担当新时期向社会输出“合格产品”的职责使命”,监狱长刘玉武如是说。
一封家书,用文字、笔迹、时间传递初心,让这个春天更有爱!与其说这是新年的礼物,不如说这是新时代的惊喜!感恩新时代,亲情促改造!
© 2005 - 2017 西部法制网xbfzw.com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陕ICP备08005707号 网监备案号:XA12650S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法正平安律师事务所屈建国律师
全国网络传播联盟(“中国网联网”)联盟网站 | 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工作委员会(“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联盟网站